
新聞中心
聚焦大東海,關注實時新聞動態
郭宅記憶 | 白湖亭畔郭宅村
- 分類:地產動態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9-08-05 23:23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據《汾陽玉湖郭氏家譜》記載:大唐汾陽王郭子儀長子代國公郭曜生四子:郭銳、郭鋒、郭鏈、郭锜,均為高官。郭銳之后于唐末遷到福州閩江的支流白湖河,郭家居地被人稱為“郭宅”,村名由此而來。
郭宅記憶 | 白湖亭畔郭宅村
【概要描述】據《汾陽玉湖郭氏家譜》記載:大唐汾陽王郭子儀長子代國公郭曜生四子:郭銳、郭鋒、郭鏈、郭锜,均為高官。郭銳之后于唐末遷到福州閩江的支流白湖河,郭家居地被人稱為“郭宅”,村名由此而來。
- 分類:地產動態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9-08-05 23:23
- 訪問量:
福州人一提白湖亭大都是知道的。對話經常是這樣
“你哪里人啊?”
“我倉山的”
“倉山哪里啊?”
“某某村啊,白湖亭下面”
“哦!白湖亭啊知道知道!!”
白湖畔郭宅村
郭宅村是倉山區蓋山鎮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落,現有4000余戶10000多人口。
據《汾陽玉湖郭氏家譜》記載:大唐汾陽王郭子儀長子代國公郭曜生四子:郭銳、郭鋒、郭鏈、郭锜,均為高官。郭銳之后于唐末遷到福州閩江的支流白湖河,郭家居地被人稱為“郭宅”,村名由此而來。
在清末明初那個風起云涌的年代,涌現除了一批批能人志士。震驚中外的黃花崗起義:黃花崗烈士,福建籍27人中,就有7位郭宅人。
隨著辛亥革命的這聲槍響,從此國人開始覺醒,民主革命精神進一步高漲,在1919年迎來了另一個偉大歷史轉折點——五四運動。在這場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運動中,郭宅人郭夢良是“五四”時期新思潮運動的重要活動家。
早在明嘉靖年間,郭宅就站在了抵御外寇的前線,以現福州蓋山為主戰場,涌現出了郭宅抗倭十八勇士。幾百年后,中日戰爭全面爆發,面臨同樣抉擇時,郭宅人依舊站了出來,作為水路重要樞紐,郭宅碼頭為前線物資運送,發揮了關鍵作用,隨著福州三年內兩次淪陷,幾番攻守,郭宅鄉間一片凄涼。在全國的一片抗戰聲中,郭宅人踴躍參軍,其中海軍中山艦一等兵郭奇珊等,在與日寇殊死抗擊中壯烈犧牲,隨艦葬身江底。在海的那一頭,僑親始終心系祖國,日軍侵華期間,在外僑親積極籌款,支援祖國抗戰事業。
郭宅出竹編
郭宅人以竹編手藝聞名,他們編織的竹質日用品,因好看耐用風靡整個福州。
清鄭祖庚撰《閩縣鄉土志》載:“白湖亭有亭無湖,其湖久湮。西南郭宅橋頭,七里進省,渡船泊此”“物產以郭宅之木、竹器為大宗,其竹由永福(永泰)來,鄉中男女以竹為業,故郭宅竹器為福州之最”“郭宅舊有厘局,凡貨由白湖水陸往七里者,皆于此厘焉”。
郭宅人靠竹編累積一定的財富以后修建了郭宅橋。
郭宅橋也是白湖河上的第一座橋,現名七星橋。七星橋由北宋天圣年間(1032年)郭宅先民捐資修建,春去秋來,斗轉星移,歷經900多年的風吹雨打,七星橋依然巍然挺立,見證著幾十代郭宅人的“風霜雪雨”
一個地方的繁榮總跟貿易有關,古代的貿易又以河流為依托。
郭宅的碼頭商船來往,沿河以竹編為代表的各類商品,在這里被裝上船只銷往各地。郭宅的先民們隨著這些船只,沿著閩江,走出了國門,成為了華僑。
不畏艱險,敢于開拓的華僑,通過這條河流,把中國傳統文化帶到世界各地,把新文化、新思潮帶進來。
依靠如竹一般自強不息,頂天立地的郭宅精神,在每個歷史進程的風口浪尖,總是能看到郭宅人的身影,這種精神穿越了時間,烙印在每代郭宅人的心里。這種頑強生長,枝繁葉茂的生長印記總能指引著他們通向光明。
文章來源:幾道
2019年7月31日上午,福州市2019年第五次土地拍賣會上,大東海集團以25.26億成功競得宗地2019-40號,出讓面積約195.57畝,樓面地價7688元/㎡。該地塊位于倉山區二環路南側,為郭宅周邊舊村改造出讓地塊,土地用途及年限為住宅用地70年、商服(商業、商務)用地40年、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(幼兒園)用地50年 。

微信公眾號

視頻號
版權所有?福建大東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
閩ICP備19015719號 閩公網安備35018202000299號
版權所有?福建大東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閩ICP備19015719號 閩公網安備35018202000299號